“2015感动福建十大人物”——庄晶萍
时间:2016-03-29 08:54

庄晶萍和她的“法援梦”

 

法制日报记者 蔡长春

  脱下工作装,换上一袭长裙,福建省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庄晶萍如约而至。早春三月一个周末的上午,福建瀛榕律师事务所内,刚刚当选“2015年度感动福建十大人物”的庄晶萍与《法制日报》记者品茗交谈,共话她的“法援梦”。

法援“女汉子”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寂寥的雨巷。
  少女时代的庄晶萍,一如戴望舒《雨巷》中那个丁香花般的江南女子,文弱多愁善感,醉心诗画书茶,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女青年。
  然而,一次偶然的经历,彻底改变了她的一生,让她告别文艺范儿,全身心投入到法援事业中。
  从此,福州少了一个文艺女青年,却多了一个法援“女汉子”。
  那是18年前——1999年,一个大雨倾盆的下午,一位老人冒雨来到福州市法援中心,愣愣地站在门口不知所措。
  这一幕,正巧被刚刚进入那里工作的庄晶萍看到。
  一番询问后庄晶萍得知,老人拿着法援中心的介绍函去某律师事务所寻求帮助,却被一句“没钱找什么律师”硬生生赶了出来。
  “我气那个律所,怎么能把老人赶出来?我更气自己,为什么没有律师资格证?为什么不能给求助者施以援手?”忆及此处,庄晶萍的眼角红了。
  要改变别人,就要先改变自己。庄晶萍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先让自己变强。
  于是,她扔掉油纸伞,端起司法考试资料,孜孜不倦地钻研理论、磨练业务。
  一番努力之后,庄晶萍成功拿到律师资格证,有了做好法援工作的底气。
  法律人骨子里根植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庄晶萍亦然。
  不过在她看来,最好的平等是“要让法律不再只是一张冰冷冷的纸,它应该有温度、能暖人,所有人都摸得着,都能受惠”。
  庄晶萍说到做到。她一心扎到法援工作中,为长者维权、为弱者申援,为失足人员重塑人生,为落魄英雄擦干眼泪。
  在庄晶萍等众多法援人的共同努力下,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年办案量,从不足30件发展到年均1.1万余件;法律咨询量从每年不到200件到3.1万余件;18年共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余亿元,惠及农民工、残疾人、妇女、老年人、未成年人等各类弱势群体40余万人。

建大法援格局

  福州法援工作能有今天的气象,庄晶萍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18年前,福州的法援事业刚刚起步,许多群众对法援还很陌生,遇到法律问题甚至不知道还可以求助法援机构。
  面对法援社会知晓率低,法援中心经费短缺、办公用房和设施紧张的现状,庄晶萍咬紧牙关,毅然挑起让福州法援事业改头换面的重担。
  她不仅承担起法援中心日常接待咨询、案件受理和宣传调研等工作,还在省内首创法援工作简报,并在重大节假日深入街头巷尾,解答法律问题、开展法律咨询,现场受理法援申请。
  这样一来,不仅为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扩大了法援工作的影响力,还让庄晶萍意识到:法援服务面可以更广阔,要下到每个乡镇,要做到老百姓家门口。
  庄晶萍说:“在基层设站点是法援工作的优良传统,要走出门‘敲锣打鼓’做宣传。手上没有案件,就主动找案件,主动送服务。”
  单丝不成线,孤木难为林。
  庄晶萍深知,仅靠法援队伍单枪匹马作战,难免遗落许多真正有困难的群众,因此需要更多力量参与到法援工作中来,打造“大法援”新格局。
  老百姓打官司必然会找法院,劳动纠纷必定要去劳动仲裁委,妇女遇到权益受侵害问题一定想到妇联……如果在这些场所都设立法援窗口,群众求助的第一时间就能获得法援。
  庄晶萍由此想到,可以联合法院、仲裁委、妇联、监狱等部门开展法援工作。
  这也意味着,庄晶萍要在已经繁重的工作之外,付出更多努力,克服不同部门、行业之间沟通交流的难题。
  她不知疲倦地一家一家跑,一个一个机构谈:公安、法院、军队、高校、监狱、律所……截至目前,庄晶萍已在福州121家单位设立法援工作站、联络点,实现法援与各部门工作无缝对接。
  3月17日,福州市法援中心刚刚在台江区人民法院正式设立法律援助律师工作室,这是福建首个开进法院的法援律师工作室。
  庄晶萍说,她与记者见面的瀛榕律师事务所也设有一个法援联络点,已经成功运转4年了。
  瀛榕所地处福州三坊七巷5A级景区,巷口挂着醒目的法援联络点招牌,在这个堪称福州最繁华的地段,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正是在庄晶萍的努力下,如今福州全市已经形成13个专门法援机构、188个乡镇(街道)设立法律援助站、2869个村居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的纵向服务网络。
  得益于此,孤苦无依的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律师服务,受伤的农民工兄弟躺在病床上就能获得赔偿,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在家中就能得到援助律师的帮助,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在家门口就能找到避风港……

只为做得更好

  18年弹指一挥间,庄晶萍马不停蹄,在福州法援工作史上留下太多精彩笔画。
  怀揣着“大法援格局”构想,她一年内上百次到基层一线调研、沟通法援工作,积极在全市构建市、县、乡、村四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
  2015年年初,历经21万字立法评估报告、31稿草案修正、245场修订论证会议,由庄晶萍发起并推动的《福州市法律援助条例》正式施行。
  这一条例将申请法律援助的经济困难标准,扩大到收入为低保的两倍以下的群体,让普通群众也能免费打官司。
  此外,庄晶萍还首创法援志愿者律师制度,数年间,福州法援志愿者律师,从不到30人增长到近600人。
  很多人不知道,他们面前这个眼睛大大的、说话快快的法援中心主任,其实还是厦门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福建省政府立法咨询专家、福州市律师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妇联法律专家……
  由于庄晶萍在法援工作上的出色表现,她个人先后获得司法部法律援助“优秀服务标兵”“福建省文明诚信先进律师”“福州青年五四奖章”等多个荣誉称号;她带领的团队被选定为全国法律援助工作直属联系点,连续三届蝉联“全国法律援助先进集体”……
  即便如此,庄晶萍还是“不知足”,她笑称自己患上了严重的“强迫症”。
  “就像和朋友出去,说好只是吃饭不谈工作,但说着说着就绕到工作上去了。”她常为此头疼不已。
  而每到此时,另一个声音就会告诉她:“你这样做太对了,机会就在眼前,不马上抓住发展法援事业,以后就没有了!”
  有时候庄晶萍也会觉得辛苦,“但那一丝苦味有时就像咖啡,还能提个神”;她也曾感到艰辛,比如刚生完小孩就要投身工作……
  纵使如此,一贯素面朝天的庄晶萍始终面带微笑,大大的眼睛水晶般透亮,无论工作多辛苦,都看不出一丝倦容。
  庄晶萍打趣说:“每每看到受援人获得帮助后的满足感,我都会打心底里高兴,这种快乐就是传说中的‘鸡血’,所以身边人总说我跟打了鸡血似的。”
  不止一个人跟庄晶萍讲,像你这么能干又这么拼,做创业公司的话早都成功上市了,还端着这个苦差事不放干什么!也有多家知名律所、企业看中她,伸出高薪的橄榄枝,但都被庄晶萍婉拒了。
  “我就是喜欢做法援,不仅现在这样,将来也是一样。”庄晶萍侧过头,一缕阳光投到她的脸上,映过她嘴角那抹浅浅的微笑。
   本报福州3月27日电  

来源:法制日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